2006年7月27日,教育部第二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建设座谈会在北京京师大厦召开,正式公布了本届“名刊工程建设”8家入选期刊名单。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在会上就名刊工程建设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武汉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黑龙江大学《求是学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当代经济科学》、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8家入选名刊的主办大学的校领导在会上介绍了各自的名刊建设方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杨光司长与各主办大学领导现场签订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建设协议书。教育部相关部门领导、本届及首批入选期刊的主编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
李卫红指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教育部将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出台了一系列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政策和措施。“十一五”期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要强化质量观念,把提高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要全面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突出工作重点,为提高高校社科研究质量提供有力抓手;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为推进高校社科研究提供制度保证;此外,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
李卫红说,要认真总结名刊工程建设的经验,进一步明确名刊建设的思路。名刊工程启动两年多来,提高了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并集合学校多个学科的优势,创办特色专栏,在改变学报“大而全”的现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此同时,确立开放理念,实行开门办刊和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此外,逐步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提高了学术质量,有效防止学术不正之风和学术不端行为。今后,名刊建设要把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树立品牌作为努力的方向。
李卫红指出,当前高校名刊工程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知识贡献、社会服务,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办好高校社科学报。名刊工程的建设任务十分艰巨而光荣,希望进入名刊工程建设的学报能够闯出一条新路,体现示范效应,从整体上提高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刊水平。
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子项目之一,名刊工程自2003年启动以来,在第一批11个学报和16个栏目入选名刊工程建设后,今年又评出8家学报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