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著名先秦史学家北京大学朱凤瀚教授作客西部大讲堂,并做了题为《北京大学藏秦汉简牍的学术价值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原校长、著名先秦史学家赵世超教授主持。
朱凤瀚教授的报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北京大学收藏的西汉简牍和秦代简牍。朱先生首先对西汉简牍进行了介绍,对竹简的入藏、清理、保护、拍照、排版和记录等过程进行了说明,推测其抄写年代大致应该在汉武帝时期。竹简全部都属于古代书籍,内容涵盖了《汉书·艺文志》所划分的“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等六大类古籍。并对其中的《仓颉篇》、《赵正书》、《老子》、《周馴》、《妄稽》、《反淫》,以及兵书类、数术类、方技类书籍的编排方法、成文年代、字形书体、主要内容和研究价值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正如朱先生在总结北大西汉竹书的学术价值时所认为的那样,这批竹简的内容表现出当时社会上层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与思想趣味,有助于学界对西汉时期学术史和思想史的了解。接着朱先生介绍了北京大学收藏的秦代简牍,同样对竹简的源流、整理情况、目前的保存状态、数量、分卷、年代(秦始皇三十三年前后)、出土地点(湖北省境内)和主要内容等进行了介绍。并对秦简中的《从政之经》、《道里书》,以及数术类和算术类等古佚书的编排和内容进行了具体的说明,认为秦代简牍的编排为古代简牍制度的研究提供了绝佳资料。报告结束后,朱凤瀚教授与学员进修了互动。老师和学员们踊跃提问,朱先生都一一作了回答。
最后,赵世超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指出朱凤瀚教授关于北大简牍的收藏、整理和具体内容的介绍,对了解古代和秦汉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学员们寄予希望,鼓励大家重视研究中新材料的运用,积极拓宽学术视野,进而推进历史研究的发展。本次学术报告加深了与会者对北大简的认识和简牍研究情况的了解,会后大家都感到从中受益良多。(卢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