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由澳门太阳承办的“西部大讲堂·历史学论坛”,共邀请了近百位来自全国各兄弟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及硕博士研究生,大家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活动期间,我们有幸连续四次深入学员住宿区——天坛轩,采访了部分学员,就他们的生活,报告心得,学习中遇到的困惑等方面进行了轻松愉快的交流。
(一)初来师大
我们的话题从他们的师大生活开始。虽然学员们来自全国各地,但对于澳门太阳安排的食宿条件及工作人员提供的后勤服务,很是满意。他们说不仅在食堂里能吃到自己喜爱的食物,而且也很感谢我们能够根据学员的来源情况合理安排住宿。在采访中,一位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生谈到在校外丢失住宿收据,心情急切,担心能否办理退宿手续。澳门太阳工作人员灵活处理,再次登记了她的相关信息,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
在谈到西安印象时,很多学员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到西安来,闻名不如见面,尤其是对于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入古城,就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对外地学员而言,除学习之外,他们希望了解西安更多的风俗文化,旅游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他们希望有充足的时间去看一下西安的历史文化遗址。一位来自山东大学的女学员游览了大雁塔广场,对霓虹交映的音乐喷泉夜景深感陶醉,她向我们表示,这是她所看到的最为壮观、宏大的喷泉表演。同时,学员们对独具西部风味的小吃兴趣颇浓。一位来自东北师大的学员说,他最向往的是一品西安的特色小吃——老孙家羊肉泡馍,我们也趁机向他推荐了回民巷的灌汤包和街对面的肉夹馍等。
(二)学习困惑和听课心得
本届论坛以世界史为主题,内容涉及世界史研究的多个时段、多个视角。因此,吸引了不同方向的众多学员。其中大部分是来自各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刚刚踏上学术研究的道路。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学员在学习中都面临着这样的困惑和难题:不知如何组织材料,或者说是面对大堆的材料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文章题大而内容空,论据不足;人云亦云,论点没有新意。但作为年轻一辈,他们都非常有上进心,渴望拥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新见解,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作出成就,因此对自身所面临的困境深感苦恼。
学员们非常珍视这次机会,在来之前就已经对此次历史学论坛的报告题目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深刻的思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避免了盲目。他们不仅渴望在整体上提高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更希望在此基础上拓宽自己的研究思路。他们表示专家提出的很多问题都是他们平时所想不到的,价值很大,需要慢慢消化。他们也确实不虚此行,从专家精彩的报告中获得了有益的启示。一名学员这样描述了他的收获: “刘老先生给我提供了一种精细又全面的比较研究方法;徐蓝教授教会我要学会从日常社会生活实际中寻找学术研究的良好切入点;韩教授帮我打开了从思想史方面看待历史事件之门。” 的确,专家们严谨的治史态度、扎实的历史功底,广泛搜集材料的功力以及分析综合史料的方法,都为我们这些即将走向研究道路的后辈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良好建议和离别祝福
为了使西部大讲堂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我们代表学院向学员们征求一些建设性意见,学员们给予了热情的支持。他们说之所以不远千里地在炎热的暑假期间来到这里,就是奔着强大的专家阵容而来。这样不仅能够近距离地和专家们沟通,还能在同一课堂上,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里接触到世界史研究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从而开发思维,开拓视角。并建议说由于学员们研究方向不同,因此报告主题可以更广泛,满足更多人的兴趣,内容上也可以更深入;多涉及一些国际上的研究动态,给予后辈们指导性的建议和方法。
关于举办西部大讲堂的意义及其未来的发展,学员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热切的期盼:西部大讲堂对于提高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以继续举办下去,明年应该有更多更好的学员来到这里学习。他们同时也希望师大可以和自己的学校进行更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在西部大讲堂的诸项工作中,对学员的采访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举办西部大讲堂就是希望通过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平台,给正在走向研究之路的莘莘学子提供更多更好的成功范例。使他们能够近距离地接触专家,了解学术发展动态,领悟并掌握研究方法,学会转换历史研究的视角,这样才能全面地理解历史,才能使我们对历史问题的看法更具洞察力。从学员们清澈和肯定的眼神中,我们可以确定本届“西部大讲堂”取得了极大的成功。